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新华全媒+|“五一”假期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编辑/2021-04-29/ 分类:杰邦故事/阅读: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五一”假期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新华社记者安蓓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根据安排,今年“五一”假期延续去年的“5天假日”模式,于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 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假期需求?如何保障大家过好就地过 ...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五一”假期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新华社记者安蓓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根据安排,今年“五一”假期延续去年的“5天假日”模式,于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

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假期需求?如何保障大家过好就地过年后的这个“五一”假期?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五一”休5天,怎么来的?

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 (新华社发 张晓亮摄)

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我国“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即5月1日当天放假。今年在保持法定节假日天数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前挪后移形成“6天工作日+5天假期+3天工作日+1天假期+5天正常工作日”。

对于这一调休安排,有网友表示,“靠调休‘凑’出长假,让人累觉不爱”;但也有网友说,“春节就地过年没回家,5天假期正好回家看看”“‘五一’假期天气好,可以安排一次不错的旅游了”。

今年春节期间,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国多地倡议就地过年,很多群众响应号召没有回乡探亲和外出旅游。据监测,在就业地过年的外出农民工就有8700多万人,比上年增加近4000万人。

“目前疫情形势总体稳定,‘五一’调休5天,更好满足了就地过年之后、春暖花开之际广大群众的出行要求,为人们探亲、旅游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社会事业室主任邢伟说。

实际上,今年并不是第一个加长版“五一”假期。2019年“五一”劳动节调休为5月1日至4日,2020年“五一”劳动节调休为5月1日至5日。

自2008年开始取消“五一”长假以来,恢复“五一”长假的呼声一直存在。邢伟说,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虽然靠假日消费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但稳定有序的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同样非常重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奋斗。因此近年均未考虑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综合考虑群众呼声以及疫情防控和保障生产等客观需要,通过调休在“五一”形成5天假期,是适应当前需要的一种较优方案。

带薪年休假,还远吗?

节假日安排关乎社会生产和国民生活。专家指出,近期关于“五一”假期调休的讨论,本质上是对更加优化的节假日制度安排的呼吁,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带薪年休假的落实问题。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宋瑞介绍,《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先后经历三次修改,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共有11天法定节假日,通过合理调休,大体形成了“2+1+4”的格局,即春节、国庆两个7天“大长假”,“五一”4至5天的“中长假”,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等四个3天“小长假”。同时,职工也可根据国家法规规定,按照累计工作时长,享受最少5天、最多15天的带薪假期。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有效实施,是全国统一假日安排的重要补充。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唐丽娜说,当前世界各国休假制度主要由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组成。对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发现,法定节假日天数为10至13天的占一半。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法定节假日天数为11天,处于国际平均水平。

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休闲需求更加旺盛和多元,越来越希望能够更加灵活地安排假日。宋瑞认为,与集中放假相比,带薪年休假有利于实现分散放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集中出游带来的各种环境压力、接待压力,改善游客体验,提升休闲品质。但要全面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还需从制度安排、实施措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引导各行业、各部门兼顾法律约束与经济激励,探索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具体方式,推动各类企业与职工充分协商,细化带薪年休假安排办法,更好满足职工弹性作息需要。同时,也可考虑错开寒暑假时段,大力推动大中小学实施春假、秋假等。”她建议。

这个“五一”假期,如何保障愉快出行?

兰州水墨丹霞景区即将向游客正式开放(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陈斌摄)

劳动节适逢春夏相交、气候宜人,很多民众都希望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外出旅游、探亲、休闲。2020年“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形势较紧的情境下,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认为,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逐渐普及、部分地区建立免疫屏障等有利因素支撑,今年“五一”假期居民出游意愿和旅游消费信心明显增强,市场景气预期显著提升,因疫情抑制的出游需求将在就地过年后集中释放。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预测,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有望达到2.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甚至超过疫前同期水平。

“就地过年”后的这个“五一”假期,如何做好各方面保障,让人民群众愉快、放心、安全出行?

唐晓云建议,安全防范不能放松,要毫不放松抓好假期疫情防控,做好疫情防控和景区疏导预案,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积极推行景区限流、预约、错峰等方式;积极做好市场引导,鼓励人们错峰出行,加快推进全国健康码互认,优化服务供给;强化市场秩序维护,加强线上线下旅行服务企业监管,畅通游客投诉渠道,切实维护游客权益;积极宣传文明旅游,培育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观念,杜绝不文明现象,营造良好旅游氛围。

据了解,交通运输、旅游接待、市场供应等有关部门将及时做好相关工作,认真落实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强市场供应保障,为广大居民在劳动节假期出行出游创造良好环境。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杰邦生活产经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杰邦生活产经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