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进百家门,办百家事,暖百家心——走近“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编辑/2021-04-19/ 分类:杰邦故事/阅读: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进百家门,办百家事,暖百家心——走近“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新华社记者高蕾 他们,把居民群众的“鸡毛蒜皮”当作“头等大事”;他们,把家家户户的喜乐悲欢印在脑海留在心头。他们是城乡社区的“守门员”,是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进百家门,办百家事,暖百家心——走近“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新华社记者高蕾

他们,把居民群众的“鸡毛蒜皮”当作“头等大事”;他们,把家家户户的喜乐悲欢印在脑海留在心头。他们是城乡社区的“守门员”,是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更是一方百姓的“贴心人”。

近日,中宣部、民政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这些看似最平凡的社区工作者,用坚守和奉献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答卷。

当“头雁”:只为家乡更富美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曾是一个省级贫困村。2005年,裴寨村换届选举。已是当地知名企业家的裴春亮决定回到家乡,帮乡亲们致富。

捐资3000万元,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新居;带领党员群众打深井、建水库、修水渠,让乡亲们吃上干净水;成立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当选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裴春亮,带领村民将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05年的不足千元提高到现在的近两万元。

“要不是裴书记,我都不知道还要受几辈子穷。”村民们打心底感激裴春亮的付出。

“山里的大学生都往外跑,你却从山外跑回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会主任杨宁至今记得,刚刚选择回乡时父母和亲友不解和失望的眼神。

从大城市回到小山村,杨宁不是没有过犹豫。但乡亲们的热盼和支持让她坚持下来。

家乡竹子资源丰富,但收购价低。为减少中间环节,她自费到外地寻找商家,建收购点。当地昼夜温差大,适合种西瓜,她组织村里留守妇女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为了拓宽农产品(000061,股吧)销售渠道,她还当起了“微商”。

10年来,杨宁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到低于0.05%。

要让乡亲们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在祖国大江南北,许多像裴春亮、杨宁一样的乡村社区工作者,胸怀赤子之心,不懈奋斗着。

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蔬菜村。村子菜田年产各类精品菜1.2亿斤,其中出口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外销南方省市8000多万斤。

说起村子的致富之路,离不开蔬菜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窦乃兴。

蔬菜村人均耕地不足2亩,如果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村民连温饱也解决不了。经过多方考察,窦乃兴鼓励村民重点发展蔬菜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建棚室初期投资大,村民有些犹豫。窦乃兴就第一个干,以实际效果说服村民。

几十年来,窦乃兴一年的休息时间不超过5天。“蔬菜村才是他的家。”妻子的“埋怨”道尽了一位基层工作者的辛劳和付出。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早在2018年就脱贫摘帽。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村子的发展。

五星村许多村民常年在外地务工,因疫情无法返岗,生活陷入困境。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绍容急村民所急,推荐40余人参与村子修路工程,暂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国内疫情稳定后,她积极组织协调,有序安排村民返岗就业。

如今,余绍容又带领村民们投入乡村振兴大潮中。“等村里黄连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我要引进设备对黄连精加工。未来条件允许时,我们还要修建黄连康养胜地。”说起未来计划,余绍容充满干劲。

谋创新: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小巷总理”们个个有“法宝”。

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吉祥花园社区居民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居民习惯将厨余垃圾、固体废弃物垃圾甚至有害垃圾混合放置。

如何破解社区垃圾分类难题?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绳桂玲大胆创新,提出“发动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方法,通过小手拉大手,共建绿色文明社区。

此外,绳桂玲和同事们还推出社区“绿地认领”新举措。如今,已有200余位居民参与,认领绿地2000余平方米。“谁的绿地谁负责”,小小一纸认领公约,激发了居民主人翁意识,促进社区环境整体提升。

针对社区特点精准施策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关键。对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华磊来说,由于社区中老年居民比例较高,如何让这些“老宝贝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了她的工作重点之一。

为此,华磊发掘出具有文艺特长的党员,由他们带头,组建合唱队、旗袍队等10余支文体团队,帮助老人们度过愉快充实的晚年生活。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居民结构复杂,相当一部分是回、满、蒙、藏等少数民族居民。

为了增进邻里了解,拉近邻里关系,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丽萍和同事们连续多年坚持举办以“百家宴”、团拜会等为内容的“社区邻居节”,并探索实施“四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让民族团结花在社区内盛放。

心贴心:守望社区万家灯火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宽坪供电所安全监督员宁启水工作的区域地处秦岭南麓,山大沟深,村民居住分散。

每次进山,宁启水总爱背一个背篓。里面装的除了电工器具,还有为山上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免费捎带的生活必需品。农忙时节,背篓里还会多出化肥等生产资料。

住在万佛山顶的盛庆全老人,一年难得下一次山,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宁启水背上来的。“这些年多亏了启水。”老人满是感激。

多年来,宁启水背送的物资累计5吨以上,用坏了8个背篓,穿坏了120多双鞋。

当宁启水在大山深处前行时,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灵山街道灵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娟也在为社区里的大事小情操心着。

被判刑和强制戒毒的社区居民张利绵刑满释放回到社区。但迎接他的却是亲戚、邻里和朋友的避之不及。父亲病故的打击,更让他不知如何面对生活。刘娟得知情况,多次主动与他联系,帮助他料理父亲后事,还给他介绍新工作。后来,张利绵被确诊为双肾坏死,又是刘娟垫付了7000多元医药费,还和丈夫、儿子轮流护理。

“姐,没有你,我早不知死多少次了……”张利绵眼含热泪地对刘娟说。

要凝聚社区民心,唯有以心换心。

福建省石狮市玉湖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林丽娜通过走访了解到,对于社区许多家长来说,孩子下午放学时,他们正忙于工作,分身乏术。该怎么帮助大家?早在2014年,林丽娜就提出联合专业社工机构在社区试点开展“四点半课堂”放学后免费托管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托管服务质量,林丽娜又积极推动在学校设立“四点半课堂”。

“四点半课堂”是林丽娜扎根社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20多年来,她始终用爱心、耐心、恒心温暖着居民。“丽娜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却比我的亲女儿还亲。”玉湖群众的评价,是她最珍视的回报。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杰邦生活产经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杰邦生活产经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