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代表热议未成年人保护:建议全面加强儿童游戏产品市场准入监管

编辑/2021-03-10/ 分类:杰邦故事/阅读:
新京报讯(记者 黄哲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在今年 全国两会 期间,未成年人保护话题成为众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介绍,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 ...

新京报讯(记者 黄哲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未成年人保护话题成为众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介绍,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渐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地区3.67亿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达3000万人。他建议,加快建立未成年人高危心理问题联合干预体系和机制,成立国家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委员会,编制实施“十四五”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此外,全面加强儿童游戏产品市场准入监管,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认为,目前未成年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张宝艳建议,将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常态化教学,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焦点1:

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多发,怎么解?

建议加快建立未成年人高危心理问题联合干预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张志勇介绍,据保守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地区3.67亿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达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呈现越发严重的态势,突出表现在网络沉迷现象严重、抑郁倾向学生增加、校园欺凌、学生自杀事件多发。”张志勇说,根据统计,我国网络沉迷学生达2400多万人,每年青少年自杀15万-16万人。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5400万的抑郁症患者,“相当于100人里就有4个抑郁症患者”,有权威机构估算,患有抑郁倾向的学生约有500万。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受访者供图

张志勇建议,要加快建立未成年人高危心理问题联合干预体系和机制,成立国家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委员会,并在教育部设立办公室。同时,编制实施“十四五”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具体来说,张志勇建议推进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每500名学生配备一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国培计划”和地方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训。中小学应设立心理服务平台,通过心理教师、校医或引入专业服务力量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还要全面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张志勇认为,还应制定实施卫健系统“十四五”心理高危学生治疗康复体系建设计划。加强精神科医师培养培训,探索开展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健全精神、心理门诊体系,完善各地市、县的心理援助热线机制。

此外,张志勇建议利用大数据建立心理高危学生早期发现机制,探索联合建立健全高危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机制,试点建设高危学生心理干预体系和机制建设试验区。

焦点2: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建议全面加强儿童游戏产品市场准入监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超过2亿,占青少年网民的66.5%。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呈低龄化趋势,其中6-14岁,也就是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时期。整体来看,有四成以上青少年在11-14岁开始接触网游,还有近两成青少年在6-10岁就已经开始接触网游。特别是在6-10岁的群体中,有接近两成儿童不到5岁就开始接触网游。

“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吸引力巨大,它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能够起到放松减压效果,益智、知识普及、历史类游戏等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益补充。”张志勇说。

不过,未成年人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阶段,自控力不足,容易沉迷网络游戏,从而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未成年人道德认知能力下降、正常学习受影响,甚至遭受网络暴力和色情侵害,诱发刑事犯罪等。

为了最大程度地控制和降低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张志勇建议,应全面加强儿童游戏产品市场准入监管。“要改变当前单纯把游戏产品作为一般文化产品,单独由文化宣传网信部门负责准入监管的做法,实行网信和教育部门两次监审机制,网信部门负责首次监管,教育部门负责二次审查。”张志勇说。

此外,应尽快实施儿童游戏产品分级管理制度,建立由教育、心理、卫生、法学、儿童学、软件开发等专家组成的儿童游戏软件定级委员会,对网络游戏软件进行定级,划分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游戏级别。

张志勇还认为,要降低儿童游戏时长,调整儿童网络游戏预警时间,并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每月游戏消费金额。比如,目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这些时长规定对于当下未成年人的日常学习生活而言是否科学?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研究,并对不同学段的儿童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规定。”

焦点3:

怎样提高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建议把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宝艳把目光聚焦在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教育问题。张宝艳介绍,近年来,被拐、性侵、家暴等未成年人安全事故不断发生,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受访者供图

张宝艳认为,未成年人安全事故多发的背后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未成年人自身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欠缺安全防护技能,再加上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受不良行为影响。”张宝艳说,很多学生在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逃生,造成了悲剧后果。

与此同时,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的安全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口头讲述,部分地方的教师甚至没有参加过专门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

家长对孩子的监护教育也普遍存在不足。“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通过口头讲解或者以身示范的方式,及时给孩子传播安全知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遇到危险时能正确处理。”张宝艳说,由于我国一直没有系统的安全防范教育,很多家长也不掌握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导致家长在监护方面存在不足。

张宝艳认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教育,还缺乏全国性、制度性、系统性安排。为此,张宝艳建议,应将青少年安全防范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她建议将青少年安全防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常态化教学,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在广泛参考各地教育部门、公益组织实践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性、权威性的儿童安全防范教材,在学校中全面普及安全防范教育。

对于已经发生的被拐、性侵、家暴等刑事案件,要引入社会力量,对被侵害学生除了提供法律援助之外,还要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疗。

张宝艳还建议,应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学校安全防护能力与水平。加强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情实景的模拟逃生、模拟自我救护等方面的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柳宝庆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杰邦生活产经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杰邦生活产经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