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对话脱贫户:养鸡养牛羊+种燕麦,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至万元左右,致富信心空前高涨

编辑/2021-02-05/ 分类:杰邦故事/阅读: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站在自家的新房前,察右前旗平地泉镇沈家村村民张爱国脸上挂着微笑,对扶贫干部嘴里一直念叨的就是“感谢”两个字。 拥有木工技能的张爱国,几年前凭自己的双手,一年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家庭生活条件较好。但是,因为一场突如 ...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站在自家的新房前,察右前旗平地泉镇沈家村村民张爱国脸上挂着微笑,对扶贫干部嘴里一直念叨的就是“感谢”两个字。

拥有木工技能的张爱国,几年前凭自己的双手,一年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家庭生活条件较好。但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张爱国失去了体力劳动的能力,成了贫困户。

在全国人大机关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张爱国从病后初愈的“听天由命”,变成了现在的“非常有信心”,他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说,2020年,自己在全国人大机关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养鸡赚了钱,2021年要继续扩大养鸡规模,靠自己的双手来发家致富。

张爱国只是全国人大机关定点扶贫帮扶的众多脱贫对象之一。扶贫干部为他们争取政策补贴、出点子找项目、建渠道找销路,让脱贫对象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一些脱贫对象的年收入,从最低仅有一两千元,增长到了好几万元。

因病致贫再脱贫 老张要把养鸡规模翻一番

走进张爱国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崭新的院墙和房舍,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贫困户的家。

扶贫干部在院门外喊了几声张爱国的名字,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从屋内出来,看清来人后满脸微笑,一路小跑着打开了院门。

“你来了?”

“嗯,来看看你。”

“家里一切都还好。”

“那就好!”

像老朋友串门,几句寒暄之后,张爱国领着大家进了屋。

屋内烧着暖炉,灶台上放着几盘剩饭菜。张爱国还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在外工作。

张爱国介绍,自己原来是做木工的,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察右前旗一些建筑工地上打工,再加上自己种地,几年前一年的收入有三四万元,因为家里开销比较少,相对而言生活条件还算不错。

但是,2017年底被检查出患有胃癌之后,张爱国一家的生活条件急转直下。

张爱国称,患病之后,自己也就没能再出去打工,在内蒙古和北京的医院分别做了手术,把以前打工攒下的钱花完了,还在外面借了不少钱。

“我家之所以变成了贫困户,就是因为自己患病了。两次手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很大,使得自己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现在吃饭时肚子里还会有痛感。”张爱国说,其实自己特别想再外出打工。

由于小女儿的收入也仅够她自己的开销,生病之后的张爱国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难。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张爱国说,当时也没有想到谁能给自己帮助,想着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全国人大机关扶贫干部的帮扶,让张爱国再次看到了希望。

扶贫干部协调当地参与扶贫的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寄存在村委会,作为张爱国养鸡的启动资金,还帮助张爱国对接当地的养鸡企业,采购鸡苗。

张爱国介绍,因为自己之前没有养过鸡,没有经验,不敢多养,只同意养30只左右。结果每只鸡都养好了,全国人大机关的扶贫干部还帮忙找到了销路。

张爱国算了一笔账:2020年养鸡卖了2000多元,扶贫干部还给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每个月有200元收入,再加上每个月200元的低保收入,以及其他转移性收入,一年下来,总收入也超过万元。

对于未来,张爱国有自己的打算:“下一步,我要自己想办法扩大养殖规模,准备2021年最低养50只鸡,争取能够实现收入翻一番。”

独居老人年收入增加约十倍 获评脱贫光荣户

察右前旗老圈沟乡西湾村村民郭润久家里干净、整洁,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独居老人的家,这也与之前他家的样貌大不一样。

2011年儿子病故后,妻子也相继去世,家中接连的变故让郭润久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用他自己的话说,很长一段时间内,精神状态很差,种地也没有用心种,收成也很不好,家里基本上也没有其他收入。后来女儿出嫁,郭润久变成一个人独居,生活变得更加贫困。

在谈到自己的变化时,郭润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全国人大机关从2016年开始到当地扶贫,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企业收购我们种的燕麦,让家里有了不错的收入。2020年我种了15亩燕麦,每亩收成在400斤左右,企业收购价是每斤2.1元,一亩地卖了840元,这一块的收入就有12600元。”

郭润久告诉记者,除了种植燕麦的收入外,自己还养了11只羊,一只羊能卖1000元左右,养羊也能带来约1万元的收入。两块收入加起来有两万多元,和以前每年一两千元的收入相比,现在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十倍左右。

“自己变成贫困户之后,也想着要致富,但还是受自己思想观念的局限,不知道如何脱贫。”郭润久感叹,以前自己也种过一些燕麦,但种植方法不对,收成不好,也不敢卖给小商小贩,经常会被压秤,基本上都是自己吃了。

后来在扶贫干部的对接下,郭润久和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用更科学的方式进行种植,收成提高了,而且销路也有了保证,还能比市场上的售价每斤高出约0.5元,“以前不知道怎么种燕麦,也没有对路的销售渠道,现在有了人大扶贫干部的指导,就知道了方向。”郭润久笑着说,未来还会继续种燕麦,有企业收购,自己很放心。

在郭润久身后的墙上,贴着一张鲜红的荣誉证书,2019年,他被察右前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光荣户,这也是令郭润久倍感骄傲的荣誉。

与郭润久在同一村的仁二保曾经也是贫困户,如今家里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仁二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2017年自己家里开始种燕麦,当时对企业收购能否兑现还有顾虑,只种了3.5亩,当年收成很好,收益很不错,后悔种少了。2020年,他家加大了规模,种了5亩地,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加大种植。

仁二保说,自己现年69岁,和老伴两个人每年除了地里的收入之外,还会偶尔打打工,一年的收入也能达到1万多元。“现在政策真的非常好,从今年(2020年)开始,政府还扶持养牛,又能够进一步增加收入,我家现在养了3头牛。”

对此,察右前旗老圈沟乡党委书记祁巧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地养殖的安格斯牛是察右前旗引进的先进牧业项目。贫困户买这种牛,政府会给予补贴政策。

一般来说,贫困户买的牛大都是怀孕3个月左右的母牛,市场价是16500元一头。购买这种母牛,当地政府会给予补贴,为母牛购买3年保险,并由农业银行(601288,股吧)给贫困户10000元贷款用于购买,这部分贷款是3年免抵押免担保,且3年利息也是由地方政府来补贴。剩余的6500元中,有4000元是旗里的扶贫补贴,贫困户每头牛实际上只需出2500元即可。

祁巧丽告诉记者,农户家生下来的小牛犊,旗里也会回收,通常长到4个月左右,市场价就能卖到8000元左右。母牛一年能生下一头小牛,3年之后,贫困户只需要缴纳此前在银行贷款的用于购买母牛的1万元就行。对养殖户来说,等于3年时间能挣3头小牛。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杰邦生活产经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杰邦生活产经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