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开始惩罚炒房客了
编辑/2021-03-12/ 分类:杰邦创投/阅读:
清理经营贷,终于动真格了。 01 银行抽贷,杀伤力有多大?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传一份《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由于被查出信贷资金违规使用,要求3月底前归还500万贷款全部本息。 此外,据《北京商报》报道,有银行人士透露,违规流入楼市贷款要提前收 ...
清理经营贷,终于动真格了。
01
银行抽贷,杀伤力有多大?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传一份《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由于被查出信贷资金违规使用,要求3月底前归还500万贷款全部本息。
此外,据《北京商报》报道,有银行人士透露,违规流入楼市贷款要提前收回,北京地区银行称已严格遵照执行,提前收回违规流向楼市的信贷资金案例已经出现。
另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多家银行提前收回违规涉房贷款,防范资金违规挪用,还终止违规客户授信额度。
在高压之下,有楼市投资客表示:
“去年初贷款投资了套浦东的房子,结果被银行收回贷款,无奈卖了两套名下房产来还钱。”
这是京沪首提严查经营贷以来,首次出现强制要求提前还贷的现象。这与一年前某城市“未发现经营贷流入楼市”的定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目前,到底有多少经营贷流入楼市,不得而知。但经营贷的超高速增长,无疑能说明很多问题。
数据显示,2020年末,住户贷款余额63.19万亿元,占GDP比值高达62%。 其中,经营性贷款余额13.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远远高过房贷增速。
众所周知,信贷是楼市的七寸。只要按住信贷,封堵各路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通道,炒房就会失去最根本的资金支持。
京沪已经做出了表率,下一个是谁?
02
严查经营贷流入楼市,为什么这么重要?
在楼市调控层层加码的当下,经营贷、消费贷成了某些炒房客的暗度陈仓之计,更成为某些热点城市房价暴涨的重要助推因素。
中国证券报此前的调查报道对此更是直言不讳:
“在北上深多地,利用“抵押经营贷”购房已形成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可见,严查经营贷,关乎的不只是楼市调控的刚性,更是“房住不炒”的严肃性。
经营贷,顾名思义,是为解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而来。通过抵押房产获得贷款,用于扩大生产经营,去年疫情冲击之下,部分城市甚至对此进行了贴息,导致经营贷利率远低于房贷利率。
这本是惠及广大中小企业的善政。然而,由于利率倒挂,加上通过经营贷加杠杆的空间巨大,经营贷大肆流入楼市,炒房团空手套白狼,炒房投机自然推波助澜。
经营贷,不能用于楼市投资,同样不能用于炒股。这是信贷底线,有关部门早已三令五申,却仍旧按不住蠢蠢欲动的炒房团。
这背后不无个别银行的消极对待。
在大数据时代,想要查明一笔经营贷到底是用于企业经营还是违规流入股市楼市,并不存在多大困难。
然而,经营贷于银行是一笔相当不错的生意,没有谁愿意主动戳破这个泡沫。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以来,银保监部门对于银行的罚单大幅增加,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信贷资金被挪用于购房”,已有不少银行吃到了罚单。
不过,只是对银行开罚单,罚金几十万上百万,威慑力远远不够。只有对利用经营贷炒房的投资客进行抽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遏制作用。
炒房是一个链条。
捅破了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这一泡沫,某些城市楼市的虚假繁荣将会暴露无遗。
03
信贷是楼市的七寸。
只要能按住信贷,就能按住房价。
这背后的道理显而易见,信贷是楼市加杠杆的资金支持,是将楼市炒作放大的利器。如果信贷被按死,那么楼市只靠刚需的自有资金,是永远炒作不起来的。
有人说,炒房者不在乎信贷,可以全款买房。要知道,能全款炒房的人并不多,在限购限售约束下,全款炒房的空间也不大,信贷杠杆才是炒房的终极支撑。
相反,一旦消费贷、经营贷都能违规流入楼市,房地产就将成为庞大资金的蓄水池。这些池水一股脑进了北上深等头部城市,房价岂有不涨的道理?
所以,凡是力在提高二套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严打经营贷的地方,房价自然没有按不住的可能。
所以,如果真对违规经营贷、消费贷动真格,一些热门城市房价将迎来挑战。
前不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银保监会主席发出警告:
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金融体系最大灰犀牛,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今年两会报告也明确提出:
坚持房住不炒,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尽最大努力帮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显然,如何真正贯彻“房住不炒”,愿不愿意对经营贷动真格,敢不敢打击炒房客,到了考验各大城市的时候了。
谁在全心全力遏制房价上涨,谁在三心二意应付式调控,都将一目了然。
01
银行抽贷,杀伤力有多大?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传一份《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由于被查出信贷资金违规使用,要求3月底前归还500万贷款全部本息。
此外,据《北京商报》报道,有银行人士透露,违规流入楼市贷款要提前收回,北京地区银行称已严格遵照执行,提前收回违规流向楼市的信贷资金案例已经出现。
另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多家银行提前收回违规涉房贷款,防范资金违规挪用,还终止违规客户授信额度。
在高压之下,有楼市投资客表示:
“去年初贷款投资了套浦东的房子,结果被银行收回贷款,无奈卖了两套名下房产来还钱。”
这是京沪首提严查经营贷以来,首次出现强制要求提前还贷的现象。这与一年前某城市“未发现经营贷流入楼市”的定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目前,到底有多少经营贷流入楼市,不得而知。但经营贷的超高速增长,无疑能说明很多问题。
数据显示,2020年末,住户贷款余额63.19万亿元,占GDP比值高达62%。 其中,经营性贷款余额13.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远远高过房贷增速。
众所周知,信贷是楼市的七寸。只要按住信贷,封堵各路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通道,炒房就会失去最根本的资金支持。
京沪已经做出了表率,下一个是谁?
02
严查经营贷流入楼市,为什么这么重要?
在楼市调控层层加码的当下,经营贷、消费贷成了某些炒房客的暗度陈仓之计,更成为某些热点城市房价暴涨的重要助推因素。
中国证券报此前的调查报道对此更是直言不讳:
“在北上深多地,利用“抵押经营贷”购房已形成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可见,严查经营贷,关乎的不只是楼市调控的刚性,更是“房住不炒”的严肃性。
经营贷,顾名思义,是为解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而来。通过抵押房产获得贷款,用于扩大生产经营,去年疫情冲击之下,部分城市甚至对此进行了贴息,导致经营贷利率远低于房贷利率。
这本是惠及广大中小企业的善政。然而,由于利率倒挂,加上通过经营贷加杠杆的空间巨大,经营贷大肆流入楼市,炒房团空手套白狼,炒房投机自然推波助澜。
经营贷,不能用于楼市投资,同样不能用于炒股。这是信贷底线,有关部门早已三令五申,却仍旧按不住蠢蠢欲动的炒房团。
这背后不无个别银行的消极对待。
在大数据时代,想要查明一笔经营贷到底是用于企业经营还是违规流入股市楼市,并不存在多大困难。
然而,经营贷于银行是一笔相当不错的生意,没有谁愿意主动戳破这个泡沫。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以来,银保监部门对于银行的罚单大幅增加,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信贷资金被挪用于购房”,已有不少银行吃到了罚单。
不过,只是对银行开罚单,罚金几十万上百万,威慑力远远不够。只有对利用经营贷炒房的投资客进行抽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遏制作用。
炒房是一个链条。
捅破了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这一泡沫,某些城市楼市的虚假繁荣将会暴露无遗。
03
信贷是楼市的七寸。
只要能按住信贷,就能按住房价。
这背后的道理显而易见,信贷是楼市加杠杆的资金支持,是将楼市炒作放大的利器。如果信贷被按死,那么楼市只靠刚需的自有资金,是永远炒作不起来的。
有人说,炒房者不在乎信贷,可以全款买房。要知道,能全款炒房的人并不多,在限购限售约束下,全款炒房的空间也不大,信贷杠杆才是炒房的终极支撑。
相反,一旦消费贷、经营贷都能违规流入楼市,房地产就将成为庞大资金的蓄水池。这些池水一股脑进了北上深等头部城市,房价岂有不涨的道理?
所以,凡是力在提高二套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严打经营贷的地方,房价自然没有按不住的可能。
所以,如果真对违规经营贷、消费贷动真格,一些热门城市房价将迎来挑战。
前不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银保监会主席发出警告:
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金融体系最大灰犀牛,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今年两会报告也明确提出:
坚持房住不炒,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尽最大努力帮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显然,如何真正贯彻“房住不炒”,愿不愿意对经营贷动真格,敢不敢打击炒房客,到了考验各大城市的时候了。
谁在全心全力遏制房价上涨,谁在三心二意应付式调控,都将一目了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