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银行第一紧:严控“经营贷”
编辑/2021-02-23/ 分类:杰邦创投/阅读:
春节假期后,银行经营贷严控政策还在持续升温中。 提及开年银行工作会透露的信号,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愉见财经”:第一,2021年信贷规模整体并不算紧;第二,但在“调结构、调投向”领域中,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房地产贷款。 在上海、 ...
春节假期后,银行经营贷严控政策还在持续升温中。
提及开年银行工作会透露的信号,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愉见财经”:第一,2021年信贷规模整体并不算紧;第二,但在“调结构、调投向”领域中,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房地产贷款。
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重点城市,开年后银行对经营贷的管控更趋审慎:
- 上调利率;- 提升审核门槛;- 已放的贷款自查;- 再到严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
系列操作背后的焦点只有一个,控制资金流入楼市,尤其是堵住违规流入楼市。钱,要往实体经济导;房,要继续房住不炒。 第一把火“经营贷”
开年监管的第一把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烧在了银行经营贷上。
春节假期前,北京银保监局、央行营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关注客户获得经营性贷款借款人资格的时间,审慎发放仅以企业实际控制人身份申请的个人经营性贷款。
彼时,市场就传言部分股份行上调了商业银行经营贷利率。“愉见财经”从接近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处确认,目前部分银行贷款正在调整中——“预计会有小幅上调”。
同时,近日多家银行正在排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
其中有一种情况很可能撞枪口了:在同一年内,既申请了经营贷,又申请了个人按揭贷款。
此外,经营贷门槛也在提升,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首先是对企业经营的真实性审核更加严格。部分银行针对没有经营、没有流水、没有办公场地等情况,加大了申请“经营贷”的限制力度,对企业成立时间以及股东入股的时间等条件都提高了要求。
其次是对有购房记录的特定人群。例如根据财联社报道,北京地区已有个别银行对三个月内有购房记录者不予提供经营性贷款。
第一把火严归严。但毕竟在银行内部统计口径中,经营贷还是小头,并不会被算作大口径房地产贷款。
而,“第二把火”就直接烧到大口径的银行房地产贷款头上了。 第二把火“控增量”
与波涛汹涌的“经营贷、消费贷”监管趋严、严查贷款违规流入楼市不同,银行房地产贷款的趋严则是暗流涌动的。
“愉见财经”获悉,监管开年已经与各家银行“沟通”,在年初就为几家大型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量身定做”好规模增量的“紧身衣”。
房地产类贷款,在银行的算盘里,姑且是作为利润高、风险低的优质资产品种的,也是盈利利器。所以在规模上被动了奶酪,最终在利润上就会明显体现了。
所以不排除有一批银行呢,总想着暗暗地讨价还价一下或拖延一下,在最大限度内争取额度。
按照过去一年国家政策意图和监管导向,当然是希望银行把信贷资源都投放到普惠、民营、绿色、扶贫、战略新兴产业上去。与此同时,控房地产贷款增量、压存量。
“愉见财经”听说这一阶段还是效果显著的,市场上绝大多数银行房地产贷款明显回落。
银保监会年初工作会议透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已经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但要想巩固上述成果,上头的政策是不会有松懈的,因为稍有放松,有些银行的规模立马就会反扑回来了。
尽管如此,依然有部分银行未能达到监管预期。
“愉见财经”独家获悉,目前股份行中就仍有三家房地产贷款“超标”行。对于这些银行,监管正在严控全口径房地产贷款增量。
鉴于监管对于个人按揭贷款、棚改等政策支持领域的对公房地产贷款态度还不是很严厉。银行的博弈点也只能照着个人按揭发起攻势。
例如上头三家里的其中一家股份行,与监管沟通后,全口径房地产贷款增量较去年同比增量大幅缩水,唯一争取到的最优政策是按揭贷款尽可能少压。
银行这一把算盘是,将房地产贷款的大头全部留给个人按揭贷款,最终通过资产流转等方式,再对房地产按揭进行腾挪,给发放端留足弹药。
只是这样一来,剩给对公房地产贷款的增量已不足该行新增房贷总量的十分之一。
此前,上海银保监局印发《上海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各项规制要求,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审查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偿债收入比、限贷等。
“愉见财经”听说,目前许多银行都对自家的房地产客户实行了名单制管理,一些银行还建立了全产品和全机构的全口径限额管理方案,严控房地产融资业务总量。
可见今年房地产企业能拿到的房地产对公贷款,真的不多了。
愉见财经
提及开年银行工作会透露的信号,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愉见财经”:第一,2021年信贷规模整体并不算紧;第二,但在“调结构、调投向”领域中,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房地产贷款。
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重点城市,开年后银行对经营贷的管控更趋审慎:
- 上调利率;- 提升审核门槛;- 已放的贷款自查;- 再到严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
系列操作背后的焦点只有一个,控制资金流入楼市,尤其是堵住违规流入楼市。钱,要往实体经济导;房,要继续房住不炒。 第一把火“经营贷”
开年监管的第一把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烧在了银行经营贷上。
春节假期前,北京银保监局、央行营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关注客户获得经营性贷款借款人资格的时间,审慎发放仅以企业实际控制人身份申请的个人经营性贷款。
彼时,市场就传言部分股份行上调了商业银行经营贷利率。“愉见财经”从接近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处确认,目前部分银行贷款正在调整中——“预计会有小幅上调”。
同时,近日多家银行正在排查房抵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
其中有一种情况很可能撞枪口了:在同一年内,既申请了经营贷,又申请了个人按揭贷款。
此外,经营贷门槛也在提升,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首先是对企业经营的真实性审核更加严格。部分银行针对没有经营、没有流水、没有办公场地等情况,加大了申请“经营贷”的限制力度,对企业成立时间以及股东入股的时间等条件都提高了要求。
其次是对有购房记录的特定人群。例如根据财联社报道,北京地区已有个别银行对三个月内有购房记录者不予提供经营性贷款。
第一把火严归严。但毕竟在银行内部统计口径中,经营贷还是小头,并不会被算作大口径房地产贷款。
而,“第二把火”就直接烧到大口径的银行房地产贷款头上了。 第二把火“控增量”
与波涛汹涌的“经营贷、消费贷”监管趋严、严查贷款违规流入楼市不同,银行房地产贷款的趋严则是暗流涌动的。
“愉见财经”获悉,监管开年已经与各家银行“沟通”,在年初就为几家大型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量身定做”好规模增量的“紧身衣”。
房地产类贷款,在银行的算盘里,姑且是作为利润高、风险低的优质资产品种的,也是盈利利器。所以在规模上被动了奶酪,最终在利润上就会明显体现了。
所以不排除有一批银行呢,总想着暗暗地讨价还价一下或拖延一下,在最大限度内争取额度。
按照过去一年国家政策意图和监管导向,当然是希望银行把信贷资源都投放到普惠、民营、绿色、扶贫、战略新兴产业上去。与此同时,控房地产贷款增量、压存量。
“愉见财经”听说这一阶段还是效果显著的,市场上绝大多数银行房地产贷款明显回落。
银保监会年初工作会议透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已经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但要想巩固上述成果,上头的政策是不会有松懈的,因为稍有放松,有些银行的规模立马就会反扑回来了。
尽管如此,依然有部分银行未能达到监管预期。
“愉见财经”独家获悉,目前股份行中就仍有三家房地产贷款“超标”行。对于这些银行,监管正在严控全口径房地产贷款增量。
鉴于监管对于个人按揭贷款、棚改等政策支持领域的对公房地产贷款态度还不是很严厉。银行的博弈点也只能照着个人按揭发起攻势。
例如上头三家里的其中一家股份行,与监管沟通后,全口径房地产贷款增量较去年同比增量大幅缩水,唯一争取到的最优政策是按揭贷款尽可能少压。
银行这一把算盘是,将房地产贷款的大头全部留给个人按揭贷款,最终通过资产流转等方式,再对房地产按揭进行腾挪,给发放端留足弹药。
只是这样一来,剩给对公房地产贷款的增量已不足该行新增房贷总量的十分之一。
此前,上海银保监局印发《上海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各项规制要求,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审查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偿债收入比、限贷等。
“愉见财经”听说,目前许多银行都对自家的房地产客户实行了名单制管理,一些银行还建立了全产品和全机构的全口径限额管理方案,严控房地产融资业务总量。
可见今年房地产企业能拿到的房地产对公贷款,真的不多了。
愉见财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严控经营性贷款资金违规入楼市 上一篇:农业“芯片”,下一个半导体板块?